中国目前的第一代战略核武主要以陆基弹道导弹为主加上数量不多的中程潜地战略弹道导弹,主要由 DF2、DF3、DF4、DF5、JL1等共三大类五个主要型号的地地、潜地战略弹道导弹组成。这些陆基海基导弹基本都是用60、70年代技术制造的,每枚导弹只能装载一个弹头(不包括少量被升级的载体),命中精度也较差。因此,形成的全面核打击力度也相对有限。
进入到了80年代后,现有的核武能力已经日显窘迫与落后,急需有新的装备替代老旧技术产品。这个迫切性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尤为突出,因为部分的战备核武已经进入或即将要进入超龄服役的阶段,所以汰换新一代的核武导弹也就成为了中国军工建设中相当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第二代核武的研制启动可以追溯到80年代中期,而预研甚至更早些。当时中共的提出步骤是以发展陆基核武,强化海基核武,装备空基核武为方针进行的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战略计划。
一、发展中的陆基核武:
1、将现有的尚未退役的DF4和DF5型洲际导弹换装多弹头,并升级软体部分,提高第一代战略弹道导弹的命中精确度以及生存能力。
我国于1981-1982年实现了核弹头的小型化,比前苏联晚了两年(前苏联在78-79年就完成了小型化);核弹头小型化是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先捷条件,实现了核弹头的小型化以后,研制多弹头洲际导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东风五甲于1982年研制成功,1984年进入战略值班状态。东风五甲与早期的东风五不同在于它的第一级首次采用黄色固体燃料(聚硫凝固橡胶推进剂),第二级为可储存式液体燃料,燃料的改进使它的最大射程超过15,000公里。东风五甲的火箭发动机采用了可摆动式喷管,能够通过弹载计算机的指令调整飞行姿势;弹头舱末端装有燃气舵,能够在重返大气层前修正弹道,从而提高了命中精度。东风五甲的最大运载负荷没有公开过,不过可以肯定不会少于3500 公斤。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甲的圆周偏差率介于150-350公尺。甲配置了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其中一种配置为六枚一百万吨分导式核弹头,另外一种配置为九枚分导核弹头,当量不详。总之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使东风五甲性能大幅度提高。
2、发展中程常备机动导弹
航天部二院研制东风二十一,二十五中程弹道导弹,东风二十一包括四个型号:原型弹,甲,乙,丙型。原型弹射程1700公里,两级固体燃料火箭,聚硫凝固橡胶复合推进剂, 捷联惯性制导,目前已经全部退役。甲型射程1800公里,发射单位从六辆卡车减少到三辆,减轻了后勤的负担。乙型射程2700公里,淘汰了聚硫凝固橡胶复合推进剂,采用更先进的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推进剂。丙型射程3200公里,采用末端雷达制导。东风二十五是唯一一种能够携带多枚弹头的中程导弹,射程更远 。 航天部三院研制的长风攻地巡航导弹
长风攻地巡航导弹是航天部三院(海军研究院)在海鹰亚音速远程反舰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攻击地面目标的巡航导弹,发射箱冷射,射程1000公里,改进型射程达到1300公里,具有精确打击能力,其圆周偏差率最高可达到5米左右,具有广泛的通用性,装备我国第二炮兵,陆军集团军,海军水面舰支和潜艇部队,目前我国海军039G的常规潜艇和052b(168)导弹驱逐舰都装备这种武器。
3、发展远程战备机动导弹,射程在6000千米至13500千米之间。要求是至少有携带3个弹头的能力,必要时能提升至6-8个弹头(核爆当量不同),使用改进的固体发动机,目标精确度要求高。
航天部一院研制的东风三十一,东风四十一两种三个型号
东风三十一包括原型,甲,乙,丙四个子型号。原型最大射程8600千米,其它型号射程10050-12500千米,能够携带4-8枚25万吨当量的分导热核弹头。东风四十一最大射程14000千米,最多能够携带10/11枚25万吨当量的分导热核弹头;或者12枚20万吨当量的分导热核弹头,弹头舱具备变轨能力,1995年进行首次高弹道试射成功定型
4、洲际固定导弹,射程超过15000千米,基低俗作品请删除涵盖所有的有人地区。要求可携带6-14个弹头,大部分使用固体火箭技术,部分特种导弹使用改进型的液体火箭,精度要求较高。
二、强化中的海基核武:
1、改进现役中的JL1,加装多弹头,更换动力系统提高原射程30%以上,提高飞行生存能力,末端加装先进制导系统。
2、发展三种第二代潜射导弹,射程为2500千米至14000千米不等。
航天部二院的巨浪二潜地战略导弹拥有至少4个弹头的多弹头分别突防能力,其中巨浪二的乙型拥有携带10个弹头的能力。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目标精确度极高。 巨浪二潜地战略导弹包括三个型号,其中前面两个型号已经服役,最后一型正在进行弹射试验,估计不久将交付部队 。
巨浪二原型弹射程8600千米,携带4-5个分导弹头。
巨浪二甲射程12500千米,携带7-8个分导弹头 。
巨浪二乙射程14000千米,携带10个分导弹头 。
3、巨浪二潜地战略导弹的配套工程,09-4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原计划中的094装备16具发射筒,排水量12000吨,因为某些性能不够理想,未能达到要求,该型一共建造了两艘后停产。
目前正在船台上建造的是094的改进型,装备18具发射筒,水下排水量14000吨,由于采用了钛合金耐压壳,潜深,静音极佳 。
4、潜射战略巡航导弹的配套工程,09-5级巡航导弹核潜艇
三、装备中的空基核武:
1、第一代空中核打击力量过于薄弱,无法形成真正的战略性质的装备,因此第二代空中核打击力量,实际是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空基核武力量。强5、轰 6等基本退出战略核武配备或转入战术核力量装备。
2、装备远程巡航导弹,要求有三超三化能力,即超音速、超低空飞行的、超机动攻击能力,制导自动化、巡航系统化、命中精确化。射程范围在1500千米至3800千米之间,共有两个种类种四个型号(包括子型)装备和试装备中。
第一类是航天部二院研制的“红鸟”亚音速空射巡航导弹,包括三个型号
一型弹长6.0米,翼展3.0米,弹重1200公斤,巡航高度20-6000米(甲) 15-7000米(乙),巡航速度 0.75马赫,采用惯性制导,电子地图,夜间采用电视制导,微光电视制导;1994年装备部队;二型弹长8.0米,翼展3.0米,弹重1400公斤,巡航高度20-6000米,射程1400-1800千米(甲) 1800-2200千米(乙),巡航速度0.9马赫,1995年装备部队;三型弹长9.0米,翼展4.0米,弹重1800公斤,巡航高度10-8000米,巡航速度 0.9马赫,射程2500-3000千米,1998年装备部队;第二类是航天部二院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红鸟四型”隐形超音速战略巡航导弹,标准射程3800千米,最大射程4000千米,并且具有掠海飞行的能力。能够在飞行途中接收卫星指令,命中精度高。
3、西飞603所研制的新型战略轰炸机,要求有高超音速突防能力,同时具备有一定的隐形能力,航程约12000千米。
4、升级现有的JH-7,使之有携带新型的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并加强超低空飞行能力,更新地形雷达以及电子干扰设备等,整个工程分两步走。小改称为JH-7II,主要改进航电系统,挂鹰击十二超音速反舰导弹,LS-500J 激光制导炸弹,引进俄罗斯的KAB-500激光制导炸弹;大改称为JH-8,气动布局将有较大变化,装备国产发动机 。
鹰击十二超音速反舰导弹,简称十二号弹,由601,611和海军研究院(航天部三院)联合研制。鹰击十二包括两个子型号,一种采用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另外一种使用冲压发动机,固体火箭助推,巡航速度为2.2马赫,末端速度超过4.0马赫;射程400-600公里,雷达反射截面小于0.02平方米,主动雷达制导。
鹰击六三亚音速远程反舰导弹,由航天部三院研制,采用小型涡轮喷气或风扇发动机,最大射程超过500公里,由轰六外挂 。
在今后十到十五年内,中国部署的第二代核武规模相当于90年代中期的5到10倍。而战略核潜艇也将拥有N个战备巡逻组(N大于等于3),每个组约为2 到3艘。要实现多弹头能力,核弹头的小型化、多弹头分导是关键,中国在过去几年中所进行的有关研制试验和爆炸模拟等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而巡航导弹的研发也基本做到总装要求中的体积小、重量轻,与之相配套的微型化第三代的核子弹头也应运而生了。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原本预定2000年启动的第二阶段核武更新计划,提前至90年代中后期就全面展开了,预计目前也已经完成了十五年计划中的1/4至1/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